民族礼仪礼仪知识

常见的民俗礼仪

礼仪词典 liyi.cidiancn.com

阅读: 1978

常见的民俗礼仪 :
              1、五道茶
              “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七仙湖区人民的口头禅。茶虽然排在最后,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要素。七仙湖区的人民文明待人,讲究礼节。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待人很殷勤。茶,便是他们常常招待来客的第一道礼节。
              广义的茶有多种。一般来说,益阳七仙湖区有如下五类茶:茶叶(姜丝)泡茶、芝麻豆子茶或擂茶、红枣荔枝桂圆煮蛋茶、甜酒茶、面茶等款式。主人会根据与客人的亲疏关系、往来频度、距离远近、社交场合以及时令季节的不同情况,常把来客分为常客、稀客和贵客三档,不同种类的客人用不同的茶款招待。但是不管是何种客人来了,即使邻居来串门,主人首先得让座,这是最基本的常礼。常来常往的朋友、邻居或同事称为常客。常来往的朋友、邻居多时不见,或出远门较长时间才返家登门拜访,称作稀客。至亲好友、儿女亲家、亲长辈、上司、远道亲戚来访,称作贵客。
              常客来了,比较随便,先让座,再敬上一杯茶叶清泡茶或凉茶。凉茶一般用开水冲泡茶叶,待凉后滤去茶叶倒入茶壶里,随倒随饮。季节不同饮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热天常饮凉茶,冷天饮用开水泡茶较多。
            稀客来了,用茶的档次就高一些了。不用简便的清茶,而要用芝麻豆子泡茶叶或擂茶。

              用炒熟了的芝麻、黄豆、茶叶、盐姜加开水冲泡而成的茶称芝麻豆子茶。其做法是:先用剪刀剪去姜苗、须根,洗尽泥沙,分掰姜趾,刮尽表皮。按每斤清凉水加明矾一份的比例兑水调匀,再将生姜泡入水中。半天时间后捞姜出水滤干,之后加适量的食盐腌渍,每天翻拌一次,三五天后把姜拣出,切片拉丝,晒干备用。也可以将姜盐捞出后,煮沸腌姜的盐水。待凉后,再把姜泡入,随用随取。它与炒熟了的黄豆、芝麻放进茶杯,另加茶叶、姜丝,用沸水冲泡即成为香喷喷的姜盐豆子茶了。其特点是:色泽淡黄,兼与辣味,生津开胃,驱寒补暖,提神补气,扶正祛邪,别有风味。
              贵客临门,茶的规格就更高了。女主人献上来的不是芝麻豆子茶,而是一碗荔枝桂圆红枣煮鸡蛋。先将鸡蛋煮熟去壳后,放入荔枝桂圆干、红枣若干颗,加红糖再煮一下即可。鸡蛋的个数一般是2-4枚,主人会根据客人的档次及食量情况来决定。多数情况是三个,最客气的是四个。枣子红红的,荔枝桂圆是圆圆的,鸡蛋嫩白滑亮的,汤是甜甜的,色、香、味、形俱全,吃着这样的高档茶,怎能不叫人心里暖流滚滚,顿生感激之情呢!主人用这种茶招待来客,意在祝福客人福禄寿喜,事事如意,四季平安,圆圆满满。
              贵客要是在传统节日或正月新春佳节来拜访,主人待客的茶就换为另一种款式了。主人摆好酒桌,红漆台盘装满九碟乡土茶食,如炒米糕、巧栝、地瓜片、花生、瓜子、小花片、酸枣干、葡萄干、山茶片或其它副食品。煮好家制的糯米甜酒冲蛋,有的还在甜酒中放入少量糍粑。主客围坐一起,吃吃说说,谈笑风生,亲密无间,气氛热闹。
              如果遇上主家操办婚嫁、添丁、做寿等之类的喜酒,或者来客是高朋上司、儿女亲家、本家长辈等贵人至亲,湖乡人家则用最高档次的茶礼了--“面茶”。益阳面条在湖南较有名气,善解人意的益阳人民把面条纳入了茶道,以面代茶,以茶代饭。先摆好桌椅,红漆台盘里摆上9个或者12个小碟子,碟子上面堆满地方风味菜食。热烘烘的肉丝面或者鸡蛋面端上桌来,大家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如果家里来的是贵客,如儿女、亲家、上司高朋,则可以享受湖乡人家的顶高级款待,品尝洞庭湖乡的五道茶。
              第一道为开水清茶,是为贵客接风洗尘,湿润喉咙的。第二道茶为甜蛋茶,用荔枝桂圆煮鸡蛋,意在贵客临门,吉星高照。第三道茶摆在桌子上的九碟土特食品和香喷喷的擂茶。意在品味乡情,加进友谊。第四道茶是面茶(同上)。最后一道茶是姜盐茶。意在让客人解油腻,客人在路上御风寒,一路平安抵达家里。
              五道茶汤,五种风味,五种内涵,它能让上门的贵客喝出情趣,喝出友谊,品味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来。
              2、擂茶的故事 (吴尚平 吕庆怀 世英 搜集整理)
              擂茶,据说最初始于安化。后向北经桃江、益阳或向南经新化等地传播到湘中北地区。如今在益阳城乡及洞庭湖区普遍流行,成为城镇和山乡人民款待来客的必备佳饮。成了当地的特色饮料,远近闻名,已经批量出口到国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关于擂茶,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夏日炎炎,久旱无雨,水田开裂,树枝干枯,黄土成铁,河道断流。安化、桃江一带的农民不但受到饥饿的威胁,就连水都难于喝上。一时瘟疫流行,大多数人都受到疾病的折磨。由于天天日照,连续高温,许多人浑身长满疱疮,最后溃烂不治而死。一时出现了四处随时死人,万户萧疏,田地荒芜的悲惨景象。
              一日,烈日当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身穿灰色长袍,肩挎蓝色布包,手拄油茶木杖,步履跚跚地路过那里,他正打算到溪边的茶亭里歇歇脚。走近茶亭,他看到地上躺着一位中年男子,双目紧闭,面黄肌瘦,仅穿短裤,浑身上下长满了疱疮,而且脓流不止,苍蝇横飞,臭不可闻。
            一老妇人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失声大哭,悲惨之状难于言表。银须老汉上前向老妇人打探原因。得知那老妇人全家六口人,由于疱疮疾病不治,已经死去四人。现在只剩下小儿子也已奄奄一息了,好不悲惨啊!
              老汉得知此事,深感同情,立刻揭开他那蓝色布包,取出一个小小的瓦钵子来。又从包袱内随便抓了一些东西放入钵内,拿起他身边那根拐杖,倒转过来用衣角揩了几下,拐杖在钵内擂磨起来。叫那老妇人取来山涧凉水,渗入钵中,钵中之水立刻由黄变白。
              而后,银须老汉口中念念有词,将钵中之水一半洒遍病人周身,一半灌入病人口中。一碗水下肚,病人开始哼声,两碗下肚,病人紧闭的双眼微微睁开了,三碗水罐完时,病人完全醒了过来,而且浑身的疼痛也感到轻了许多。
            老妇人见儿子已起死回生,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转过身去,对着那老汉爬地磕了几个响头。待她起来时,才发现那老汉不见了。只见一朵白云从山间向西边飘去,老汉的拐杖、瓦钵和布包留了下来。
            老妇人拆开包袱一看,里面只有几包芝麻、花生、绿豆和茶叶。拐杖上面刻着“太白金星”四字。老妇人如梦初醒,才知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拯救黎民百姓来了。于是她又对着西方连磕三个响头。
            此时,他的儿子病情好转多了,娘儿俩模仿着那位老神仙的做法,连续治好了不少患疱疮的乡亲。
            此后,每逢盛夏来临,这一带的村民们都用芝麻、花生、绿豆、生姜和茶叶等擂成浆糊状,再用山涧水或井水冲泡喝下,自此再也没有人长疱疮了。
            现在,益阳城郊的人们,特别是在安化、桃江一带,不论寒暑,一年四季都可以打擂茶喝。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或遇到红白喜事,更是少不了打擂茶招待客人。本地人不论节假日,就是平时,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几乎都已养成了打擂茶、喝擂茶的习惯。
              擂茶的另一个故事:
              相传三国时,刘备带兵打仗路过桃江,由于水土不服,军中将士多染疾病。刘备派人四处寻医问药。后有一老妪献出一祖传秘方--“三生汤”。蜀兵喝后病情很快好转,刘备感激不尽,老妪因此得到一匹马的重赏。
              所谓的“三生汤”,即把生米、生姜、生茶叶碾碎,如法炮制而成饮料。后来人们在制作三生汤时,加进芝麻、花生、黄豆、绿豆和白砂糖或少量的盐等,一起碾成浆糊状,渗入白开水,就变成了今日的擂茶。
              制作擂茶的过程俗称“打擂茶”。不同季节不同的人所喜欢喝的擂茶又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秋冬多喝热的,春夏则喝凉的;有些人喜欢喝咸的,有些人喜欢喝甜的。还有人酸甜咸三味俱全才肯喝呢!
              擂茶的做法:先将大米、黄豆、绿豆、芝麻、花生等原料炒熟,并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好,加水泡胀,盛入陶制的擂钵中。用一根质地坚硬、无毒副作用的擂茶棒(常用茶子树杆做成)把原料擂成“擂茶脚子”,然后加入少许冷开水化开。喝热的就加冲开水,喝凉的就加入凉开水。喜欢咸的就加入少量盐,喝甜的就加入一些白砂糖,喜欢酸的就加入少量酸萝卜干。此外,有时还加入一些配料,如“饭(阴)米子”或者“神仙米”之类。
            这样制作出来的擂茶,香、甜、脆、辣兼有,色香味俱全,别有风味。喝完擂茶,你会顿感心情舒畅,神智清爽,精神焕发。据医药专家考证,常喝擂茶,可祛热、解毒、驱邪、补气、润肺、尽痰、养颜护肤等药用功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补益。
              难怪人们说:“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住桃花江边的姑娘们,从小不仅养成了喝用山泉水制作出来的擂茶的习惯,还学会了打擂茶呢!她们当然要比其它地方的姑娘们娇美可爱多了呵!
              3、吃槟榔的由来 (李翰 肖辛 唐世英 搜集整理)
              槟榔,以它的独特风味,以及人情交际之需,近年来已成为某些省市备受人们欢迎的日常果品。而且价格不菲,消费可观,大有超越或取代香烟之势。
            吃槟榔的习俗历史悠久,有时可查者,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南史·刘穆之传》。书中记载,刘穆之每于饭后必咀嚼槟榔,渐成习惯。唐人欧阳询在《艺人类聚》中说:“槟榔,士人以为贵,款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可见到了唐代,在南中诸郡,槟榔已成为一种用来待客的礼节礼品。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请茶、敬烟之类。后来,海南岛还以槟榔作为订婚和嫁娶的聘礼。如果男方送到女方的槟榔被接受,证明女方已经同意了这桩婚事。据《崖州志》载:“婚礼纳彩,用锡盒盛槟榔送至女家,尊者先开盒,即为定礼,谓之出槟榔,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
              槟榔,属棕榈科,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树叶、根干与橄榄、椰子树大同小异。其“祖籍”东南亚,后来因为贸易海运至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台湾及云南等省,因地理和气候适宜槟榔生长,因此遂大量栽培,成为当地一种比较普遍的经济作物。
              雷州半岛上的广东人、陵水万宁三亚一带的海南人吃槟榔已经相当普遍,而且很讲究吃的方式。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得最为详细: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不论贫富长幼男女,自朝至暮,宁愿不食饭,唯嗜槟榔。富者以银盘置之,贫者以锡盘置之。昼则就盘更瞰,夜则置停枕旁,觉则嗜之。中下细民,一日费槟榔钱百余。
              吃槟榔的方法尤为讲究。一是采摘果实要论季节。春取之,为软槟榔(又称“嫩仔槟榔"),极可口;夏秋采而干之,为米槟榔;渍之以盐,谓盐槟榔;小而尖者,为尖心槟榔。二是吃法多种多样。水调蚬灰少许于蒌叶上,裹槟榔咀嚼,先吐出赤水一口,继而吞其余汁。如果没有蚬灰,就用石灰;没有蒌叶,就用蒌藤代替。此外,还有加丁香、桂花、砂仁等各种香药与槟榔同吃的,谓之“香药槟榔”。
              不仅槟榔可食,其花也可食。据说,槟榔“花开绝香,一穗有千百朵”。屈大均《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诗云:“首夏过琼甸,槟榔得食花。”作者自注:“槟榔花绝甘美,开以二月,则不仅果,花亦可食矣。”屈乃明代番禺人。由此可知,广东、海南一带,种植食用槟榔花的习俗由来已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槟榔的习俗渐渐由南向北传到了北方,主要是京城。清人笔记、小说对此多有记载。清代渔洋山人《条陈给事》诗云:“趋朝向火未渠央,听鼓应官有底忙?行到前门门未启,娇中端坐吃槟榔。”《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也描写了贾琏向尤二姐索要槟榔吃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无论是达官贵人,或市井小民,都随身携带槟榔荷包,可随时取食。
              槟榔,味道甘美,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云:“入口则甘浆洋溢,香气熏蒸,在寒而暖,方醉而醒。既红潮以晕颊,亦珠汗而微滋。真可洗炎天之烟瘴,除远道之饥渴。虽朱樱、紫梨皆无以尚之矣。”此外,槟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来避瘴、消积、杀虫、利水、下气。据近些年来医药专家的研究成果证实,槟榔除上述作用之外,还有防癌、抗癌作用。前些年,海南还研制出来了槟榔牙膏。
              笔者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广大烟民深刻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之后,便会自觉戒烟,并将对香烟的嗜好转移到吃槟榔上来。到那时,已受大家欢迎喜爱的槟榔,可能会代替香烟的地位。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小妹妹提篮抬望眼,低头又想,他又壮,他又美,谁人比他强?赶快叫一声我的郎!……”大家都知道湖南不能种植生产槟榔,那为什么《采槟榔》这首著名的民歌出自湖南人之口呢?这恐怕与湖南人喜吃槟榔的悠久历史不无关系吧。
              湖南有句俗话说:“饱吃槟榔饿吃烟”、“饭后嚼槟榔,健胃保牙框”。可见,槟榔在湖南人心目中自古就与香烟、名茶齐名。目前,湖南人喜吃槟榔的人数和槟榔消费量全国排名第一。据前些年的《海南日报》报道说:海南岛每年生产槟榔500-700吨,约有500-600吨槟榔熏制成干果后销往湖南。另外云南、越南等地的槟榔干也大量销往湖南。可见湖南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槟榔消费市场,除了海南部分、广东雷州半岛、广西西南部、云南西双版纳和台湾岛的部分人嗜好槟榔外,其它省市咀嚼槟榔者少之又少。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湖南人如此嗜好槟榔呢?说来,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呢!
              据说,很久以前,湖南人是不吃槟榔的。只因有一年,湖南遭受特大洪水的洗劫,一片汪洋。洪水之后,便是瘟疫流行,人们贫病交加,病亡甚众。一时出现了历史上曾未有过的“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特别是在湘潭,惨象更是目不忍睹。绝大部分的家庭病的病,死的死,没有全家都活下来了的。然而,唯独只有一家人,却安然无恙,毫毛不损。全家人都好好的,好像从来没有发过瘟疫一般。瘟疫过后,人们才了解到,那一家人原来是从海南岛迁移来此定居的,祖祖辈辈几代以来一直保留着咀嚼槟榔的习惯。自此,人们才了解到,原来是槟榔的功劳。其杀菌、解毒、祛湿的功效保全了那一家人的生命。于是,当地人开始仿效那家人的习惯,开始吃起槟榔来。自此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有许多人吃起槟榔来了。从湘潭向西北传遍长沙、岳阳、益阳、常德;向西南传播到株洲、衡阳、郴州、邵阳等地,几乎遍及湖南全境,还北上流传到了京城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咀嚼槟榔已经在湖南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时尚,槟榔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都很大,许多商家在槟榔市场里捞到了第一桶金。湖南槟榔的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各地口味自有特色,市场上槟榔品牌也复杂纷纭。如湘潭的“王爷槟榔”、长沙的“皇爷槟榔”、益阳的“发哥槟榔”、“求质槟榔”、“求味槟榔”、“青果槟榔”、“七妹槟榔”、“胖哥槟榔”、“求醉槟榔”等等,真是不一而足,难以胜数!
            嚼着口味各异的槟榔,哼着《采槟榔》歌曲,心灵口快的湖南人们还编出了饶有风趣的谜语来,说:“扑哒一只拱,向天一条缝,进去笨硬的,出来韧软的。”可见湖南人嚼槟榔还嚼出丰富多彩的槟榔文化来了咧!

              第八节 民俗风情
              一、婚嫁习俗:
              在益阳,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很少叫爱人或夫人,也不像其它地方,如广东叫老婆,而最喜爱称“堂客”,找对象结婚谓之“讨堂客”。已婚的妇女们被称为“堂客们”。“堂客”这个称呼,外地人特别是外省人听了困惑不解,有的人还以为这是对妻子的蔑称。本地多数人也说不清道不明。只是长期以来,人们代代传承这个称呼而已。
              其实,“堂客”一词是益阳人对已婚妇女们的尊敬之称。追本溯源,它应该与益阳民俗中的婚嫁习俗密切相关。
              益阳本地的婚嫁习俗,大概要经过看亲定庚、择吉报日、花轿迎亲、告祖仪式、颠轿传统、媒婆招劫、拜堂成亲、大闹洞房、回门等内容及仪式,现择要简述之。
              1、花轿迎亲:
              它是千百年来益阳湖乡人民最盛行的、传统的、隆重的婚嫁习俗。也是青年男女最看重的婚嫁礼仪。其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程序繁复,场面热烈。即使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在益阳湖乡的山村还能时常看到这种花轿迎亲、前呼后拥的热闹场面。
              迎亲的花轿一般选用竹材或用木材制作。做工精巧、装饰艳丽。轿外披红挂彩,喜庆吉祥,气氛热烈。由四名轿夫合抬的称为“四抬花轿”,
            由八名轿夫合抬的称为“八抬大轿”。益阳人民用花轿迎亲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对新娘和新娘家庭宗族的尊重;
            二是显示出迎亲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热烈。因此,新婚的姑娘都希望自己能坐上花轿,风风光光进婆家,以抬高自己身价。另外,如果婚后夫妻俩发生口角,男人叫堂客“滚蛋”的话,女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敬自己的男人:“滚蛋?没那么简单吧?!我又不是自己走上门来的。是你家请人用八抬大轿把我抬来的,明媒正娶嫁来的。要走也行,不过那还得请你用八抬大轿送我回娘家去。”
              因此,在七仙湖周边地区,至今仍传唱着这么一首妻子与丈夫辩理的民谣:
            你叫我走人我不依, 男人家做事得讲理。
            我一不是(走)路来的, 二不是(坐)船来的,
            是你用香蜡钱纸拜来的, 锣鼓唢呐吹来的,
            花花大轿抬来的, 明媒正娶讨来的!
            …………
              男人家听了自己堂客理直气壮的辩白,也就哑然无辞了。
              益阳花轿迎亲,一般启用三顶轿子。最前面一顶为高宾轿,里面坐着男女高宾大人。
              一般是新娘的哥嫂或弟妹(或堂哥嫂、堂弟妹)。任务是为新娘出嫁开道。中间的那顶是花轿,是新娘的专用轿。后面的那顶是送亲轿,坐的是新娘的婶娘或姨娘。高宾轿和送亲轿外表为绿色,表示平安如意。新娘坐的花轿则是大红色,表示喜庆吉祥。花轿的背面悬挂有筛、镜、剑,或刻有类似的特殊图案。那些是辟邪镇妖的吉祥物。据说,竹筛可以驱鬼、明镜可以照妖、宝剑可以斩魔。以此来保护新娘一路平安,顺顺当当到婆家。
              抬花轿的轿夫是清一色的男子汉,挑选十分严格。要求年轻力壮,五官端正,性格开朗。除此之外,还有严格要求:未婚男子,必须品质优秀,没有偷鸡摸狗、搞歪门邪道的劣迹;已婚男子,必须是夫妻和睦,品质优良,有子有女,精明能干,卫生体面。那些离过婚、亡过妻、常吵架、品质低劣的男子,是没有资格抬花轿的。
              2、告祖仪式:
            新娘出嫁那天,娘家要大办筵席,俗称办“出嫁酒”。以此来款待各方族长,本族长辈,亲朋戚友和前来祝贺送礼的邻里乡亲。清早,常用茶点待客。茶,有时季讲究。冬春季节,一般用甜酒和茶食;夏秋季节一般用桂圆红枣鸡蛋茶。点,即点心,常有九碟不同的茶食。分别是雪枣、花根、花生、酥糖、巧稞、炸蚕豆、小花片、胶切、蛋糕、瓜子。.外加香烟、槟榔等。用过早茶,出嫁酒筵席便很快就摆上了桌子。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屋内屋外、楼上楼下,场面热烈。席面丰盛无比,尤如皇帝老子嫁公主一般。常有弹琴卖唱讨红包者形容道:“鸡鸭鱼肉挤满台,炒煮煨炖胃口开;凉拌拼盘品种多,美酒可乐配好菜。八方宾朋四周坐,男女老幼乐开怀……今朝嫁出贤惠女,明日接纳吉祥财”。
              吃罢“出嫁酒”席,新娘准备上轿出门。上轿之前,还要举行“告祖仪式”。仪式须在娘家堂屋里举行。先用朱红木制作的菜盘将男方家随接亲队伍一道送来的一桌丰盛的酒菜(习惯称“告祖席”)摆放于高桌子上。一般是十二道荤菜和一坛美酒。菜肴丰盛,制作精良,每碗菜上贴有红纸剪的喜字。并在堂屋里的神龛上系上一段红绸,点燃一支红烛、三柱香,然后新娘新郎面对神龛并肩站立,听候司仪人的口令。新郎新娘双手合掌,三次作揖后,跪拜磕头三次。站立,再作揖三次。表示对祖宗高德、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今日与祖宗告别,嫁到异地他乡,从此就成了别家的人。但仍祈求祖宗保佑幸福、平安,早生贵子,再报祖恩。长辈、父母、亲戚等站立两旁,陪伴祈祷。告祖仪式一般由本族年龄最大的长辈或族长主持。礼毕,女方父母为女儿披上红盖头,并扶送上轿,也有的是由新娘的兄弟背上轿的(因为当地民俗中说,“土能生万物,地可纳千祥”,它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因此,女儿出嫁上轿时,脚不能踏地,否则带上娘家泥土出嫁,会给娘家带来“失财”的厄运)。
              有些地方还有哭嫁习俗。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嫁出去距离远,朝夕相处的亲人从此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心理牵挂;二是因为旧时代里,男尊女卑。女子到了婆家要受丈夫和婆家父母的严格管教,为其日后可能被欺侮而担心罢了。
              新娘上轿坐定,父亲要为女儿关好轿门并上好锁,有的还贴上封条。这是洞庭湖一带湖乡人民的一种习俗遗风。其来历可追朔到流传千古的“梁祝姻缘”。
              据说,当年祝英台被迫坐上花轿去马家成婚。由于当时轿门没有上锁加封,当花轿路过梁山伯坟前时,祝台英执意要求下轿看坟。下得轿来,只见昔日心爱的人已变成了一堆可怜的黄土。祝台英肝胆欲裂,痛不欲生,突然,她一头撞在墓碑上。霎时,只见电闪雷鸣,石崩坟裂,随即一股清烟从坟墓中飘出,梁祝二人便化作了一对彩蝶,双双飞向彩虹高挂的天堂去了。于是,马家喜事变成了丧事,只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或出别的意外,从那以后,千百年来,民间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娘上轿后,必须加封上锁,以保万无一失。
              锣鼓咚咚,唢呐声声,花轿在欢乐的鞭炮声中起轿上路了。前面有四盏某府大红喜字的灯笼开道。中间是送亲和迎亲的大队人马。大量的嫁妆被迎亲的人挑着、抬着,招摇过市。五颜六色、艳丽夺目。三顶大轿排列在队伍中间缓缓行进。气派威风、热烈非凡。花轿虽不及现代轿车华贵气派,但由四人或八人抬着,“闪唧丫唧”,倒是别有一番风韵味和情趣。
            [但有时加封上锁也容易出意外。据说有一年冬天,十分寒冷。七仙湖区大雪飘扬了七天七夜,整个湖面被冻结起来了。平时到对岸去必须绕湖堤半圈。从冻结的湖面走过去,可少走许多路程,何乐而不为呢?况且天寒地冻的,大家多么难受啊。于是,湖边一家接亲的人马返回男方时,便抄近道,在湖面冰块上走过对岸去。快要上岸时,岸上迎亲的人群兴奋不已,于是提前点燃了火药铳,代表新郎家热情欢迎新娘的到来。只听得“砰、砰、砰”三声巨响,响声还未落定,抬轿的、挑嫁妆的、送亲的人一个都不见了。原来冰块被震破了,新娘与其他人都落入了水中。等到把轿子捞上岸来时,新娘已绝气归西了,其它人则没出大事。于是,这家的喜事也变成了丧事]
              3、歪轿习俗:
              一路上,抬花轿的轿夫们还时不时地上演“歪花轿”的节目(比如北方的“癫轿”,还唱“癫轿歌”咧)。它既是湖乡人民古老的民俗,又是轿夫的最出色的滑稽剧。轿夫们把花轿抬得左摇右摆,上下起伏,令新娘在轿内坐立难安。因为轿夫们有一整套的理论,说什么“经得起‘歪’的新娘,才经得起生活的风吹浪打;受得了‘晃’的新娘,才会对爱情坚贞不二”。于是新娘、新郎和女方家人也没多少怨言可说。新娘要是想在路途中少受轿夫们的“歪晃”之苦,倒是有办法可想。新娘应事先托付送亲的女高宾--送亲娘子,或媒婆,在歪轿高潮到来之际多塞给轿夫们香烟、槟榔、糖果和红包。示意轿夫高抬贵手,放新娘一马,对新娘多一点关照和宽谅。
              4、媒婆遭劫:
              花轿在路中行进或轿夫们落轿休息之时,接亲的、送亲的、抬嫁妆的以及吹吹打打的乐队,大队的人马招摇过市,常常吸引沿途各方看热闹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年轻小伙子、姑娘们、小孩们。特别是年轻妇女,她们也曾是坐花轿嫁来此地的。见此情景,回想当年自己出嫁,记忆犹新,幸福美满,喜形于色,回味无穷。而且当年的她们也曾沿途一路遭人“敲诈”。今日不敲诈别人,起一起别人的味,实在想不通呢!于是她们便怂恿小孩子们,小伙子们,在路上设置障碍,把新娘的花轿团团围住,以讨得喜糖、喜烟和槟榔。特别是“媒婆”,此日难逃一劫。因为按当地习俗,“媒婆”是男女双方的牵线人,是代表男女双方的公关“大使”。接亲这天要负责沿途各种关系的处理,逃跑是没有用的。因为媒婆不能按指定的时间把新娘接到婆家,耽搁了进亲的良辰吉时,媒婆不仅得不到男方的大红包,更是负不起相关责任的。因此,识相的“媒婆”一路上代表男女双方积极主动的装烟发糖,以求一路上少费波折,顺畅及时把新娘护送到男方家完婚。
              吃罢喜烟喜糖,沿途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便让开一道,让接亲队伍顺利通过。如果是不识相的“媒婆”,既不发烟又不发糖,看热闹的群众便主动开叫了:
              媒婆媒婆真好当,东家大礼怀中放。不装烟来不发糖,今朝看你哪里藏?
              这时,与媒婆相识的人便邀上几个人一拥而上,扯住媒婆的衣袖。此刻媒婆若识相还来得及。否则,媒婆身边带的烟、糖会被一扫而光。有时甚至衣服都被扯破,鞋帽也弄丢了。媒婆往往会被弄得啼笑皆非,甚至狼狈不堪。
              还有的时候,当地喜欢耍滑稽的中年人甚至老头子,喜欢怂恿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围住花轿讨新娘新郎的喜糖吃。若遇新娘新郎小气,出手不太大方,他们便会教那些孩子们唱些顺口溜,逗一逗,气一气新郎新娘,以使新郎新娘多给一些糖吃。顺口溜唱道:
              “新姑娘,旧姑娘,胯里夹只芋头娘;不装烟,不发糖,小心夜里摇垮床!……”
            顺口溜唱得新娘新郎面红耳赤,怪难受的。为了讨好孩子们说些吉利话,新郎只好叫新娘下轿,新娘装了烟,发了糖,又发槟榔。这时,那些孩子们又唱开了:
              “新郎官,新姑娘,大家说你好大方。发了烟糖发槟榔,顺顺当当去拜堂;早生贵子当爹娘,荣华富贵登京堂”。
              5、拜堂成亲:
              经过沿途一路的颠簸周折。迎亲的队伍才把花轿抬到了男家,男家的亲朋戚友夹道欢迎。此时,礼炮轰鸣,钟鼓乐之,热闹非凡。在男方家的堂屋里落轿下地。因为堂屋是湖乡农家最神圣的殿堂,一贯以来这里供奉“天地国亲师位”,同时又是农家接待贵客佳宾的厅堂。新娘在堂屋下轿后,随即与新郎一道参加“拜堂”仪式。仪式简短,但庄严隆重,且内容丰富。简单地说,首先,仪式的主持人在堂屋里侧神龛下前方摆放一张高桌子,桌面上工整地摆放着鱼、肉、鸡、饭、茶、酒、筷子;并燃上一柱红烛,三柱香。这时,新郎新娘面对神龛,并肩站立桌前,双手合掌,屋外燃放礼炮,由司仪员司令。司仪员由当地本姓长辈担任,新郎新娘随口令做鞠躬动作。“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四拜亲戚。最后,夫妻对拜”。之后,由男方的弟妹用茶盘抬上一碗茶来--俗称“和合茶”。喝了这杯“和合茶”,象征新婚夫妇和睦恩爱到永远,比翼双飞到白头。此刻,又鸣炮奏乐,庆贺礼成。随即,迎亲的女陪伴把新娘扶进洞房,落座休息。
              经过拜堂仪式后,新娘才被正式承认为新郎家中堂堂正正的贵客之中特殊的贵客,即在自家庄严神圣的堂屋里拜堂成亲的结发妻子,被视为上等贵客对待。这就是益阳男子喜欢把自己老婆常称呼为“堂客”的由来。
              6、大闹洞房:
            新婚这天,吃罢晚宴,就张罗着闹洞房。有传统的模式,也有新兴花样。典礼隆重,气氛热烈,可以说是到了湖乡婚俗的最高潮了。因为,新郎大部分亲朋戚友以前还没有见过新娘子的头面,都想在闹洞房时一睹为快。另外也瞧瞧新娘子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程度以及才艺展示。还因为湖南有“新婚喜庆三日不分(辈份)大小”之风俗,所以长辈晚辈大人小孩,男女老幼,挤满洞房,喊的喊,叫的叫,唱的唱,笑的笑,热闹无比。
              闹洞房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喝“新人茶”。其实,“新人茶”只是用芝麻、豆子、茶叶、姜片,加红糖泡制的开水茶。但喝这种茶是很有讲究的。客人事先找一个凳子坐好,等待新郎新娘送茶来。新郎新娘用红漆茶盘抬来,然后由新娘端上送到客人手上。一来表示新郎全家人的客气礼节,以礼待人,另外也是为了证明新娘懂得如何待客做人。
              闹洞房的节目很多,有较为传统的节目。也有时兴的现代节目,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有两类节目是最最缺少不得的,那就是: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合吃一颗糖果或红枣(同心果)的节目;唱歌跳舞、猜谜语等等,有时闹得通宵达旦。
              有些俗不可耐的谜语是最能为难新郎新娘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它的谜底,只是说不出口,但就是要新郎新娘猜,看他们有不有足够的胆识。这里就省略不说了。
              7、哭嫁习俗:
              七仙湖区乡村某些地方,至今还遗传着古老的“哭嫁”习俗。姑娘出嫁的头天晚上,其母亲把女儿的嫂子,姐妹聚集起来,行歌对唱,互诉往日的手足之情、日后分别眷恋之苦。哭嫁,实际上成了妇女们发泄内心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不但新娘的母亲、姑妈、婶婶陪着哭,有的还要花钱请同村的姑娘们--玩得好的姊妹一起哭,这是传统习俗。她们从早哭到晚,又从晚哭到早。一直要哭到花轿抬出了村子,才得停息。她们哭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其内容除了评说女儿在娘家时勤劳守规遵妇道,骨肉之情难割舍之外,更多的是劝导女儿到婆家之后要学会好好做人,孝敬公婆的古今实例和道理。例如在《哭嫁歌》中,新娘的母亲连哭带唱道:
            呜呜呜,女儿我的宝贝呃,
            孝敬公婆第一桩咯:
            一日三餐茶和饭,
            哎哟哟,是咸是淡亲口尝哪!
            呜呜呜,女儿我的肉团子心呃,
            孝敬公婆第一亲咯:
            一年四季衣和被,
            哎哟哟,有烂有破亲手缝哪!
            …………
              那缠绵悱恻的哭声中和着词曲,形式与内容浑浑乎融为一体,且泣且歌,凄凄然催人泪下,亦喜亦悲。难怪乎有人说这类似古乐府中的《子夜曲》呢!真是别具一格,玩味无穷!
              8、回门:
              亦称“双回门”。古称“拜门”、“行拜门礼”。早在春秋时期《春秋羊公传》中就有文字记录。后代沿袭,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载;“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女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近代,一般在新婚第三日,亦有多日或满月后回门的,因地而异。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俗称“过(进)门”。从婆家回到娘家,故称“回门”。
              9、婚联:又称喜联,是婚嫁时专用的对联。内容多为喜庆祝福的吉祥话语。婚联据其具体内容不同而贴于不同位置的门窗之上。有的还可贴于箱柜之上。现择要以飨读者诸君。
            1、紫燕双飞齐比翼,鸾凤和鸣曲同音。
            2、红锦裁云紫萧吹月,翠屏引风彩帐栖鸾。
            3、尊夫爱妻家庭美满,教子扶幼生活欢欣。
            4、一杯喜酒迎宾共喜,两颗红心向党更红。
            5、嫁女婚男处处从简 移风易俗事事当先。
            6、才子凌云佳人咏雪,插花映日蒲叶摇风。
            7、新婚贺双美,齐乐庆百年。
            8、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
            9、两个劳动能手,一对恩爱夫妻。
            10、一门喜庆三春暖,两姓欣成百世缘。
            11、女慧男才原有对,你恩我爱总相联。
            12、喜迎亲朋贵客,欣接伉俪佳人。
            13、饭里有砂须细嚼,酒中无骨莫横吞。
            14、庖厨百勺合千家口味,喜事一桩领万户吉祥。
            15、今日嫁出贤惠女,明朝喜得聪明才。
              横批1.喜气盈门 2.天合之作 3.心心相印 4.永结同心
            5.花好月圆 6.夫妻恩爱 7.天长地久 8.百年好合
            10、哭嫁的来历 (益俗 P109/地2。P175)
              11、花轿与高宾的由来 (朱诗凯 供稿)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正德皇帝也喜欢乔装成平民,微服巡访。一日路过异州城郊,见一石雕大马巍峨直立路边,气势磅礴,便停下脚步,欲题一诗词。便脱口念道:“石马原来在异州,”可是念了好几遍,无法接下句。这时,只见一大队人马簇拥一少女朝自己走来,也在石马前停下来歇脚。少女见有人在石马边吟诗,老是只念一句现话,她便对着石马吟道:
            石马依然在异州,不知流落几千秋。
            狂风扑扑毛不动,细雨霏霏有汗流。
            青茅嫩草难开口,扬鞭乱打不回头。
            牧人有力难牵转,天地为栏夜不收。
              正德皇帝听了,赞叹不已。见这乡间女子有如此才学,不禁问起那女子何方人氏,今日何事到此。少女含羞笑道:“今日是我的婚姻大事,正要嫁往夫家去!”正德点头称喜。
              原来在明朝以前,女子出嫁从夫,一般是骑驴或步行,并无花轿。正德皇帝为了感激这位帮他把诗句接上的女子,便吩咐随从,将自己的四抬大轿饰上珠花,专门送这位女子出嫁。正德皇帝也一同步行前往送亲,并规定说:“以后凡官轿路遇花轿必得让道”。男方得知是正德皇帝送亲来了,连忙备办高宾宴席,特启用山珍海味答谢正德皇帝一行。从此以后,凡新娘出嫁,便开始流行用花轿迎亲,另有两抬供男女高宾坐的轿子相伴。即使官轿在道,也会退避三分,避免“冲喜”之意。由此,前往送亲的叔伯婶娘、兄弟姊妹都被称作“高宾大人”,男性为“男高宾”,女性称“女高宾”。此俗代代相传,至今依然适用。
            二、生日习俗
              1.“三朝”与“九朝”
              是指婴儿出生的第三日与第九日。“三朝”这天要给婴儿洗澡,谓之“洗三”。一是洗去污垢,二是从小习水性,成长过程中不怕水鬼之类,保一生平安。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家人采摘艾蒿等草药煎水,请有经验的老婆婆为婴儿洗澡,谓之“洗三”。洗毕,用姜片、艾叶团擦拭婴儿的关节,再用葱敲打三下,取聪明伶俐之义。然后,用多个煮熟去壳的鸡蛋在婴儿的全身滚来滚去,说是为婴儿润肤。滚完的鸡蛋送给街坊邻居的小朋友吃,谓之吃“滚胯蛋”。“滚胯蛋”很多人都争着吃。因为人们认为,吃“滚胯蛋”是财运和福气的象征。
              “三朝”这天,主人为庆贺自己“升级”(当了爹娘),得了“千金”(指女儿)或“公子”(指男孩),总要大办宴席。用以款待前往祝贺的亲朋戚友,这叫做“做三朝”(或“做九朝”)。各房亲人前往赴宴叫做“吃三朝(或九朝)饭”。当然,前往赴宴的客人是一定要送礼物和红包的。当然,婴儿出生的当天或第二天,做爹的一定得带上“万子鞭”和礼物前往岳父家报告喜讯,称为“报喜”。告诉岳父母大人其女儿生了孩子,并祝贺岳父母大人当了外公婆。并且告慰岳父母大人,母婴均安然无恙,让他们不必牵挂。“万子鞭”是在进岳父母家门之前在路边或地坪里燃放的,是“报喜”第一程序,同时通过燃放“万子头”鞭炮,可晓明街坊,其岳父母大人当了外公外婆了。岳父母大人得知自己得了外孙子(或外孙女),定会喜得合不拢嘴。接着,岳父母杀鸡打鸭,招待女婿。饭后,岳母会将早已准备好做外婆的礼物整理好,准备前往女婿家,看望和打点女儿和外孙子。七仙湖周边“打三朝(做外婆)”总是少不了这么些礼物:三五套婴儿穿的内衣外服、鞋帽、摇篮、架笼子(木制的学步器),甚至婴儿用的尿布片儿也准备了一大堆哩!女儿“坐月子”要吃的母鸡(7-8只),鸡蛋(200-400个),面条,荔子、桂圆、墨鱼、红枣、红糖等补品。岳父母挑着这些礼物送到女婿家去看望女儿,照顾外孙,叫做“送三朝”。外公外婆“送三朝”的礼节如今仍在七仙湖周边地区流行,吃的东西没有什么变化,但送去的摇篮和架笼子被现代新式摇篮和“学步车”代替了。


              2、 婴儿“出窠”
              出窠本来是指小鸟长到一定的时候由其鸟公鸟婆带出鸟巢练习飞翔、认路、捕食等巢外活动,期以今后离开父母能独立生活,经得起风霜雨雪的磨练。婴儿“出窠”指婴儿满月之后,由其父母带去外婆家认亲戚。据说经过出窠这么个程序之后,婴儿长大后不会忘记外婆那边的亲戚。更不会忘记祖恩。另外,孩子从小就能出远门走亲戚,身体接受了锻炼,将来会健康强壮;人生道路上将会风雨无惧,独立生活能力强,经得起生活的磨难。
              出窠这天,婴儿的父母要给他(她)好好打扮一番。穿戴一新,还在婴儿的双眉之间(印堂处)擦点黑锅烟灰,有点像包黑炭之威风。一路上可避妖驱魔,保佑孩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另外,这一点还是个装饰打扮,白嫩的额头上一点黑点,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
              到了外婆家之后,外祖父那边的亲戚朋友都会聚拢来,抢着亲吻他,弄得婴儿啼来大人笑,好不热闹。外公外婆在一边看了,乐得合不拢嘴,杀鸡打鸭,采办丰盛的筵席,款待亲朋戚友。大舅二舅满舅轮回请客,九天九夜不撒席。真可谓添丁之喜为大喜呀!在外婆家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
              “出窠”回家这天,外公外婆、舅父舅母还要打发婴儿的红包、衣服、糖果糕点之类。出门时,抹去婴儿额头上的黑点,俗称“去黑”,再点上一个朱砂红点,表示观音菩萨施了法术,寓意走向光明与幸福,一生平安。
              除了打发红包之外,七仙湖区的农家另外还赠送又大又圆的“糍粑”(用糯米做的),上面用红曲写字,或用红纸剪字贴在上面。多为福、禄、寿、喜之类。预祝婴儿及全家生活圆满,前程似锦。得到的糍粑越多越显富贵。
              婴儿的父亲挑着满满的一担“打发”,“闪唧丫唧”,婴儿的母亲抱着孩子一同回家。爷爷奶奶老远出门迎接,见了孙子回来,喜得合不拢嘴。连忙接住孙子,一边张罗着把那些糍粑大部分分发给亲朋戚友,街坊邻里。其意义是:一来分享孩子家人的幸福和喜悦,二是吃掉婴儿的不幸和灾祸。这样,婴儿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就会逢凶化吉,茁壮成长。
              3、“做华周”
              即为婴儿满一周岁做生日贺酒。生日那天,举家忙碌,操办筵席,为其庆贺。前来庆贺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特别是婴儿的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带着丰盛的礼物、怀揣红包来喝酒,欢天喜地坐大边(坐上座)。宾主济济一堂,有说有笑,热闹非凡。
              吃罢酒席,婴儿的父母在桌子上摆满各类物品,诸如文具、食品、玩具、书籍、劳动工具(模型)……等等,让孩子自己去抓取。用以试探孩子的志趣和爱好。如果孩子首先抓到笔和书本,表明孩子今后喜欢读书学习,将来是文化人的料;如果先抓到劳动工具,表示孩子今后是做工的料;如果最先抓到食品,表示孩子是个只懂得吃喝享受的人……这就是流行于七仙湖区的婴儿“抓周”仪式。其实,这只是大人们的一种取乐方式罢了。没有任何人能规定,孩子长大成人后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只能看他自己后天的奋斗与磨练了。满周岁的孩子一般也开始咿呀学语、慢慢学会走路了,也可以辨认家人和一些物品了。
              平时生日:七仙湖区当地人民过生日习惯沿用农历(阴历或古历),很少用公历(阳历)来过生日的。孩子过完周岁后直到十九岁,再没有像过周岁生日那么隆重的了。就是满二十岁,也只是家人或同学朋友一块过一过,没有大吃大喝的习惯。
              4、“百家衣”
            旧时,农村因受佛、道教思想影响极深,又因医疗卫生知识不够普及,农村的小孩尤其是幼婴儿养不活而夭折的可能性极大。为了表示小孩儿命很轻贱,父母常给孩子冠以“狗伢子”、“牛伢子”、“虎伢子”等低贱动物的名称来称呼。大概是因为狗,牛,虎之类动物很贱,但身体很健康,不生病痛的缘故吧。做父母的不像现在把他们当成“小祖宗”,而是像对待小和尚似的。因此,他们为孩子向东家讨一块碎布,西家要一块布角——称作“讨百家布”。母亲用讨来的不同色泽和质地的碎布(“百家布”)剪成多种几何图形(多为小三角形或菱形或正方形),拼接成一件小孩适穿的衣服(外衣或抱巾),俗称“百家衣”。民间普遍认为小孩穿上此“百家衣”,就像佛门传递给小和尚穿的“百纳衣”一样,虽然补了又补,但能得到佛门菩萨的保佑,又可得到“百家”祖灵的护卫。这样,被民间普遍认为的妖魔鬼怪就不敢侵害年幼的孩子,从而使孩子一生顺利,长大成人。并如同佛门弟子一样,无疾无病,健康高寿。
            此习俗反映出民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总认为孩子夭折是妖魔鬼怪坑害所致。却不知是因饮食卫生不周等原因引起的疾病所致,从而一味地指望道教佛教等“神灵”的保佑。结果往往延误了治疗时机而痛失爱子(女)。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类颇具迷信色彩的思想意识已随着人民科技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日益淡化了。小孩大人身上一有不适,便去求医问药,而不再指望什么“神灵”的庇护了。值得重视的是,旧时的“百家衣”
            拼奏规则, 做工精细,经穿耐用,图案新颖,色彩斑斓,别致玲珑,百看不厌,着实是一种难得的民间手工艺术品。
            旧时还有戴银项圈和“百家锁”的习俗,今日能见者不多了。
              5、 中年人生日
              关于成年及成年人“寿诞”(即“生日”)的话题,七仙湖区的城乡人民中流传着这么一些俗语:“女长十八足,男长三十六”。做生日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以及“男做进,女做满”等习俗。
            “女长十八足,男长三十六”,意思是说女孩子到了十八岁时已发育成熟已成年了,可以找婆家出嫁了。而男子到了三十六岁还有发育成熟的时光,因此可以晚娶晚育,即使到了三十六岁结婚也不为迟。这一习俗比旧社会里的“指腹为婚”或“童养媳”进步了许多,但与现时《婚姻法》有相抵触的地方。这种旧时习俗应该改变。
              “男不做三,女不做四”。说的是已婚男女在庆贺诞辰时的习俗。一般而言,当男子进30岁时不大搞庆寿活动。而妇女到了满30岁这年要大庆30岁寿辰。因为在当地民俗习惯中,“男子30藤上花,女子30藤上瓜”。30岁的男子才进而立之年。正是事业起步与发展时期,正如瓜藤上才长出的花朵,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时间还早着呢!正是“挑得一担起,放得一担落”的黄金时代,大有前途。这时候做生日大寿,会被人们嗤笑的。而女子满30岁时,由于生儿育女,家务和生产劳动拖累,昔日的黄花闺女已不再青春亮丽,甚至有点未老先衰的迹象,趁还年轻时享受一下生日的快乐与亲友的祝福;同时也是丈夫和婆家对儿媳待人处事的一种肯定,对婆家做出贡献的一种褒扬。因此,妇女30岁生日寿诞时要大摆宴席,节目也多,显得特别隆重热闹。
              “男长三十六”,男子到满35周岁的这天,要隆重庆贺。因为男子生日流行“男子做进忌做满”。据说,男子做生日“做进(算虚岁)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源于旧俗。因为自古以来汉民族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子打理外边的生产或生意,挣钱养家糊口,一家全靠男主人得力。因此,男子按虚岁做寿--即所谓的“男做进”,它意味着一家以男子为主的生产(生意)天天有长“进”,月月年年都会“招财进宝”,事业节节高升。
              男子36岁生日刚过去四年。就迎来他一生值得庆贺的生日--四十寿诞。经过二十余年的学习、工作与创业,获得了知识,得到了爱情,建立了家庭,成就了事业,也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作为一个男子汉,在这个人生的阶梯上也该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与评价了。于是女主人便亲自出面,从头到脚,先把丈夫收拾打扮一新(置一身新衣服),俨然是个“新郎官”。然后显尽殷勤,把生日宴席办得异常的丰盛。酒肉飘香,高朋满座,吹吹打打,气氛热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对自己丈夫这么多年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以最全面的评价和肯定;另一层含义是夫妻恩爱,互帮互助。并希望丈夫再接再厉,勇挑重担,继续掌管好全家的学习、生产、生活等全面工作,再创事业辉煌。
              当地民间有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支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显然,这是对男人魅力的夸张,同时也是对女人不公平也不科学的评说。但这对一个有事业追求的男人来说是一个极有正面意义的鼓励与鞭策。四十来岁的男人性格稳定,三思而行,经验丰富,左右逢源,只要坚持努力,在事业上就很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
              6、50岁生日
              愿做50岁生日的人较少,大概因为人过“半百”逐年变老的缘故吧!当然没有人愿意服老啊!所以大多数地方的人在50岁生日时,一般少做或干脆不做。
              七仙湖区流行一句俗话说:“老来无力,只夸原日(ni)”。人活到60岁70岁,体力衰退,疾病上身,只好停止干重一些的体力劳动,休养身体,安度晚年。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或聚在一起与年轻人聊天。常常谈起他们年轻时在生产劳动,为人处事方面的体会以及凡人轶事。往往于兴奋处便眉飞色舞,笑逐颜开。有些老年人喜欢善意地劝勉或教育年轻人,但部分年轻人听不进道理。反而讥笑道:“老来无力,只夸原日”。年轻人的意思是说“那些老年人老了,不中用了,还管别人的闲事,动不动就摆老资格,用老一套经验来教训别人,只怕自己当年也没多大能耐哩!就算本事上得天,也已成了历史。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了。结果,老年人说归说,年轻人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7、老年人生日
              人活到六、七十岁时,已是儿孙满堂。这时也是老人们该乐享天年的时候了。为了孝敬取悦老人,儿女们便会主动为自己的父母操办生日大寿典礼。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亲朋戚友,三天三夜宴席不散,经济条件更好的人家还会请来专业的戏班子(或剧团)唱大戏,外加电影。三天三夜,好戏连台。白天唱大戏,晚上放电影。大戏多为地方花鼓戏、黄梅戏、传统京剧等等。常唱的曲目有《五女拜寿》、《刘海砍樵》、《红灯记》等中老年朋友最喜闻乐见的。而晚上放映的电影多数为喜剧(爱情故事片)侦破片和战斗片子,中年朋友百看不厌。
              
            每当有人做大寿时,邻里左右,甚至周边十里八里远的男女群众,扶老携幼,赶到“寿星”家门口晒场或更为宽阔的地坪,看戏看电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入夜,喧天的锣鼓喇叭笛乐,隆隆的鞭炮,喧哗的人群,腾空而起的彩色焰火,在蔚蓝的天空中炸开,划出多姿多彩的图案,映衬着舞台上穿着古装的男女情人,恐怕比鲁迅笔下的《社戏》要精彩隆重多少倍吧。
              每逢十年做“整生”,一般少有人做“散生”,因此,八十,九十,一百岁生日更是热闹无比。而且年岁越高越稀罕。故到九十,百岁生日时,不仅亲朋戚友都要到齐,就是远近乡民也都来祝贺捧场,求得自己也“高寿无比,万寿无疆”。
              做“寿诞”习俗:吃“长寿面”在“寿星”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各方亲戚朋友,街坊邻里都要来燃放鞭炮、花炮。更亲近的还要送烟花,放焰火,另送红包,牌匾,对联等,以示庆祝。并送吉祥的话语“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等等。是晚,“寿星”的爱人(或老伴)亲手为“寿星”及客人做“长寿面”,款待亲人和朋友。“长寿面”是用优质且细长的面条煮熟制成,添加佐料,再加四个圆圆的“荷包蛋”(即油煎蛋),并配以丰盛的酒饮和菜肴,作为夜宵。有的闹得通宵达旦。面条细长,象征着着“寿星”长命百岁,寿比南山;鸡蛋浑圆,意味着“寿星”万事如意,左右逢圆(源)。给“寿星”那碗面条--“长寿面”里,“荷包蛋”是盖在面条下面的。等到把面条吃完时,就剩下了“荷包蛋”,意味着“寿星”及家人今后日子越过越甜美,口福越来越好。
              8、古代年龄的代称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
            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寿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9、常用寿联;
            人健寿增逢盛世,孙贤子孝乐天年;
            兰桂齐芳逢盛世,伉俪同健享高龄。
            鹤发童颜长寿相,松姿柏态古稀人。
            福同山岳永矗立,寿共海天春长存。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童颜永驻春不老,鹤发常新寿无疆。
            山清水秀春长在,人寿年丰福无边。
            长寿幸逢好社会,高龄全靠新中华。
            年高喜看花千树,人寿笑敬酒一杯。
            仙鹤千年寿,苍松万古青。
              横批: 人寿年丰 有福有寿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青松不老
              三、丧葬礼仪与风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时间,方式各有不同。
            幼年夭折者有之,逝于非命者有之,犯戒而诛者有之,为情自尽者有之,寿终正寝者实为多数,不一而足。
              常规而论,人死了之后,家属及亲人要为其操办葬礼,寄托哀思。尤其是那些年迈而寿终正寝者,丧葬之礼办得更为“体面”而热闹。因益阳人讳忌,故把丧事称为“白喜事”,以此来表达其家属和亲人对亡者的孝敬和悼念。告慰亡灵,尽心尽孝的悼念方式多种多样。服孝、痛哭,自古以来传承和流传甚广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多种,且连贯在一起。其顺序依次是送终、服孝、守灵(夜)、痛哭、超度、还山(下葬)、立碑、祭奠等程序。
              除了城镇干部、国家公务员死后,政府法律规定用新式葬法——火化外,乡村百姓死后仍传承着古老的土葬方式,且流传至今。它源于古老的宗教与迷信。尤其表现在为亡者操度灵魂方面,更是自有套路,像模像样,俨然如真。儒、佛、道三教之中,道教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实用型宗教。道教为死者超度亡灵的礼仪及程序简述如下:
              1、送终:依照传统风俗,子女在父母病重期间,应该寸步不离地服侍、守候在他的身边。即使在外地求学、做官或是经商的子女,闻讯应立即赶回家中,陪伴父母度过他的人生的最后时刻--此谓之“送终”。违背这一习俗的人,将会受到社会舆论及亡者旁系亲戚的严厉谴责和怪罪,大概此俗沿袭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缘故吧。
              2、招魂:在我国古代,亲人刚死时,守护人要放一点蚕丝或棉花在其鼻孔下“试气”。家人站在屋外的高坡上挥舞着死者的外服或官帽(服)等物,呼唤死者的名字以示“招魂”。招魂之后,再次查验死者鼻孔前的丝棉动静以及心脏脉搏等情况,以最后确认亲人是否真的死了
              3、寿衣:在弥留之际,亲人要马上给死者抹澡换衣(称“抹尸”)穿好寿衣戴好寿帽。死者临终之际,有的要对亲人嘱咐、安顿一番,以了却自己未尽的事业或心愿。在当地民俗中,“遗言”贵如黄金,晚辈得到老人的临终吩咐被认为是幸运的。据说有的因此而财运亨通,吉星高照。在确定死者不可复生之后,亡者的亲属围在一起,哭成一片。在《礼记》中有规定:男人只能呜咽而啼,妇女则应边哭边跳。但失去亲人的哭泣是不可能按照冷静而理智的设计方式来进行的。所以,人们听到的往往是从死者身边传出的伴随呼唤死者的嚎啕大哭之声。
              4、下榻:按照道教的常规,到了下午三四点时,就要把死者从床上移至堂屋,靠西边的一侧。头朝里,脚朝外,并同时燃放鞭炮,谓之“下榻”。同时还要在神龛上燃香点蜡,以祭祀先祖神灵。另外,在死者的脚边燃香三柱,红蜡一支,谓之“照路”,好让死者有灵魂通向天堂或阴间地府。死者亲属在堂屋内守护着,谓之“尽孝”和“守夜”。街坊邻居、亲朋戚友闻讯赶来吊孝,死者的儿子孙子要出门迎接,行双膝或单膝跪地之叩拜礼。前来的宾朋即刻上前搀扶,口里喊着“节哀”或“高升”之类的安慰话,这一礼节人称为“领孝”。在七仙湖区人民的心目中,死者不管辈份、等级,一句话叫做“亡者为大”。因此,不管年长年幼、辈高辈低者,均可前来吊唁,并享受死者儿子们的跪拜礼

下一篇:锦绣中华华夏礼服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